上海这个“码头”——写在《红蔓》创刊3周年

近些年,每当讨论上海文化,许多人爱用“码头”和“源头”作比喻,听着形象生动,也委婉些。

不过委婉的说法并不能遮掩事实的刺耳,这就是上海文化的创造能力和在全国的引领带动作用已然不比从前,“源头”难做了。至于“码头”,作为有形、无形文化的聚散交流之地,上海依旧热闹,还是全国的一大中心。
2018《红蔓》第一期
其实随着“源头”地位下滑,上海这个“码头”的景象也已不比从前。且看如今接二连三在上海举办的各种文化节庆、展会,琳琅满目之中,“上海出品”又有多大分量?回首当年,在上海“码头”上聚散的可不只是寻常东西。聚拢来的,首先是文化创造的一应要素:西风东渐送来新思想、新技术、新商道,全国各地的才俊们携来丰富厚重的本土资源,再经由他们融合中外古今,不仅创新出各式各样的“上海出品”,更孕育了别开生面的“海派文化”。从这儿流散传播出去的,则时常有引领新潮的标杆、树立高度的范本。有时,更是一种文化新样式、新门类的开山辟路之作。
如今,不一样了。原因?
一是“时过境迁”。上海开埠之后包括文化在内的迅速繁荣,缘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比如新技术催生了电影、图书报刊出版等近现代文化门类和产业,而新技术在中国的登陆点正是上海这个“码头”。当年,技术向内地扩散艰难缓慢。结果,上海既赢得了先发优势,又有充足时间获取积累效应。于是蓬勃兴盛中形成吸引各地才俊的磁极,吸力越来越大。现在的世界,变“平”了。看看这一轮网络技术在中国催生网络文化的进程,新的时势再清楚不过。所以说,上海这个“码头”从前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地聚拢着文化创造要素,而今却要投身竞争,不能不更主动、更进取,也要有那种“野蛮生长”的劲头。
二是“境由心造”。都讲上海人观念时新,有时却也难说。比如因为着急文化创造力转弱,上海近年总说要“引进”人才,就是从外地找来才俊,为他改换户籍,纳入本地单位——为何?如此这般,他的工作成果便能贴上“上海出品”的标签。难道,人在上海才能为上海创造?可如今交通、通信等等如此发达了啊!反过来,人在上海就一定为上海创造?实际情况是:哪儿环境更优,哪儿才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是打造“磁极”造势“吸引”,还是十个八个掐着指头“引进”,一字之差,境界格局好像差得很多。所谓“境由心造”,“海派文化”可不是这么培育出来的,大概也不可能如此传承振兴。

一定还有原因之三、之四。《红蔓》致力于探究“海派文化”,立志振兴上海这个“码头”,善莫大焉!借此小文,致敬《红蔓》,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作者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选自《红蔓》杂志2018年第一期《红蔓》杂志为双月刊,中英双语,设计时尚,是一本全方位聚焦海派文化的杂志,邮发代码4-905,中国邮政网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微信号:hmt-artron
《红蔓》微信公众号地址:上海镇宁路九号九尊大厦九楼
电话:021-62255812
扫描《红蔓》二维码加关注
或长按二维码来识别
官方微店欢迎关注“红蔓杂志官方微店”!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