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缢是什么意思(冷知识:上吊前换上红衣服是几个意思?)

自缢是什么意思

缢的意思是:用绳子等吊在高处套着脖子自杀。

1、拼音:zì yì

2、近义词:上吊、吊颈、悬梁

3、反义词:他杀、谋杀

4、引证解释:

(1)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生活周刊》已停刊,盖如闻将被杀而赶紧自缢。

(2)南朝·范晔编《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 荀采遂以衣带自缢。(白话文:荀采于是用衣带自尽。)

冷知识:上吊前换上红衣服是几个意思?

打扮这么美,却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方便为厉作祟……

点击查看源网页

图片来源:有妖气

光线晦暗的屋子里帷帐低垂。女主面对镜子神色木然,默默描眉点上姨妈色唇红,长发披散,身着宽松版红色长袍,面料飘逸,长度恰好垂到脚踝。“pia”的一声,一根白绫被精准地甩上了屋梁……再来点烘托气氛的bgm,或掉在地上的一只绣花鞋特写,下一步这位女主就可以出来吓人了。

为什么影视作品里常出现这种场景?而受众显然早就接受了自缢前换上红衣或厉鬼常着红衣的观念设定?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用几个关键词上网搜索了一下,显而易见,这种观念到现在还时不时被人演绎甚至可能实际运用。

点击查看源网页
图片来源:有妖气

打扮这么美,却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方便为厉作祟。关于其中蕴含的观念,有人认为穿红色可避开黑白无常抓捕,也有人认为红色代表躁动不安魂魄不宁,总之着红色可以不入轮回,冤魂不散,想报复谁就报复谁。不过,就更普遍的观念来说,缢鬼、水鬼、伥鬼等等,本来就无法进入轮回,所以历代笔记小说里才有那么多寻替鬼以及寻替失败的故事。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槐西杂志(三)》中提供了另一种有意思的说法。在记述一则发生在泰兴的红衣女鬼故事后,纪氏评论,“俚巫言,凡缢死者着红衣,则其鬼出入房闼,中霤神不禁。盖女子不以红衣敛,红为阳色,犹似生魂故也。此语不知何本,然妇女信之甚深。故衔愤死者多红衣就缢,以求为祟。此鬼红衣,当亦由此云”。他也不知道这个观念出自哪里,但称当时衔愤自缢的妇女多穿代表阳气的红色衣服,深信这样就可以骗过中霤神,死后变成厉鬼顺利进入屋内作祟报复。

那么,这位惨遭无情欺骗的中霤神是一位什么样的神灵?中霤本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组成部分。《玉篇》:“霤,流也,水从屋上流下也”;《释名》:“室中央,曰中霤。古者覆穴,后室之霤,当今之栋下、直室之中”。有研究者认为,中霤最初指古代穴居或半穴居房屋的屋顶中部开孔位置以及相应的室内地面,后来一般认为指天窗或室中央位置,也有人认为相当于南方传统民居中央承接雨水的那一方小小天井。

家宅六神年画

虽然现在名气不大,被人称作“被遗忘的小神”,但对中霤神的祭祀其实由来已久。《礼记·郊特牲》:“家主中霤而国主社”,孔颖达疏曰:“中霤谓土神”。《论衡·祀义》:“井、灶、室、中霤,皆属于地,祭地,五祀设其中矣”。《汉书·郊祀志》:“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曰:“天子祭地,祭大地之神也;诸侯不得祭地,使之祭社也;家又不得祭社,使祭中霤也。霤亦地神,所祭小,故变其名。”可以看出,中霤神实为宅神,也被认为是家中的土地神,以护佑家宅平安为事。

中霤神

从历代笔记小说的记述可以看到,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中霤神主要负责些什么日常业务。北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中霤神》一则,称“中霤之神,实司一家之事而阴佑于人者,晨夕香火之奉,故不可不尽诚敬”,但同时中霤神却又称房主为“主人”。其中包括三个故事,大致说明当时人们认为阴府驱令摄人魂识须先过中霤神这一关,“每奉符至追者之门,则中霤之神先收讯问,不许擅入”,出符示之,“审验反覆得实,而后颦蹙而入”。此外,中霤神还会尽力挽救濒死的主人,或因受酹茶之荐而常思回报。袁枚《子不语》卷十《狮子大王》也记述了贵州人尹廷洽家中霤土神虽为小神却格外用心,不但家中“每一人始生,即准东岳文书知会”,还在尹廷洽遭阴卒错摄时出力挽救。

点击查看源网页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记载了一个故事,一名痴鬼跟随再醮妻子来到娶者家,“至灭烛就寝,尚不去,为中霤神所驱,乃狼狈出”。显然,防止厉鬼入宅作祟也是中霤神的职责之一,所以那些一心变成厉鬼报复生人的女子才会精心打扮起来以求骗过中霤神的囧囧神目。

自缢的女子为什么要换上红衣?其中毫无疑问体现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鬼神观念:作祟往往因为怨气所结,化解的最有效途径可能是安抚。这个观念和人们对灵验的追求、对神异的崇尚一起,其实是我们相当部分宗教民俗背后隐匿着的观念基础。但就本文所述的这个奇特现象和观念而言,从中反映出的——传统社会女性处于被欺辱无从报复、心怀怨恨得不到化解的际遇,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变为厉鬼作祟报复——这其实比红衣自缢本身还要让人恐怖。

点击查看源网页

参考文献

王鲁民、段建强:《略论中国传统合院住宅形式的固化和沿用》,《建筑》,2005年第5期,128、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