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的狮子

人群中的狮子黎荔
尼采说过,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对自己负责,取悦自己往往比取悦他人更重要。这三种精神是可以转化的,精神的三种变形是:从儿童迈入成年,精神变成骆驼,在觉悟中骆驼变成狮子,最后狮子又变成婴儿。婴儿是天真与遗忘,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自转的轮子,生命的回归运动。我很喜欢这个狮子的比喻。因为中国没有狮子,中国只有老虎,狮子是外来的,并非本土,虽然古代中国偶然会有进贡的狮子,但大部分的艺术家根本没有看过真正的狮子,所以在中国各处,皇宫,城门,桥梁,寺庙,看到的狮子都是雕刻得可爱呆萌。记得卢沟桥上造型多变的狮子好玩得不得了,其实它们是以哈巴狗的造型做出来的,而过年过节看到的舞狮,也一点都不威严,反而变成了可爱的宠物,所以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要理解狮子精神并不容易。草原上真正的狮子,威猛暴躁,四处游荡,它是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彰显着真正的自由精神。我们经常看到《动物世界》中皮毛蓬松的公狮,独来独往,懒洋洋的,它的天敌不多,所以它可以公然在草原上打盹,但换作一只羚羊就不行,它必须非常敏感,随时监听周围的风吹草动,否则就会有大麻烦。当一个人身处狮子精神境界时,对于关于他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理都不想理睬,因为根本不在意。在任何可怕的现实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是狮子,特立独行、从不成群结队的是狮子。狮子的精神境界,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想征服自由而主宰他自己。在燕雀噪闹的中国社会,要活得这样自由张扬,需要狮子一样强大的内心……为什么不呢?正如尼采所说的: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我的身体里也许有一只狮子,虽然西安显然不是草原,虽然我走过了钟楼,经过了大雁塔,看到了曲江南湖水里自己的倒影……但我还是在人群中沉默不语穿过,绝对没有要乘着夜色嘶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