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的绰号(水浒名将花荣为何人称小李广?或藏一个悲情故事!)

花荣有三个绰号。
首先是小李广
李广是汉代名将,号称飞将军,箭术高超,他曾经醉酒射虎,结果发现那是块石头,而且箭深深扎入石头中。后来,李广无论怎么射,都无法再射箭入石。
花荣之所以叫“小李广”,就因为他箭术高超。
花荣曾经箭射门神骨朵头,震慑住了前来捉他的刘高士兵;也曾一箭射开吕方和郭盛搅在一起的画戟豹尾彩绦;另外,花荣还曾射倒三十回合打败史进的琼妖纳延,还有方琼、张翔、以及跟鲁智深打平手的邓元觉等。
总之,花荣的箭术在整本水浒中可以称为无敌。
其次是神臂将军
花荣初上梁山,晁盖等人听说他射开了吕方和郭盛搅在一起的画戟豹尾彩绦,都觉得不可信。花荣觉得不被尊重,于是张弓搭箭,说要射中天上雁队的第三只雁雁头。刚说完,他拈弓搭箭,正中第三只雁的雁头。
花荣射雁,让梁山好汉大开眼界,吴用盛赞,说就是当年的养由基也比不上花荣神箭。从此以后,梁山好汉都称花荣为“神臂将军”。
神臂,其实有两种意思。
一种可以指“神臂弓”,是宋代很有名的弓,能射三百四十步,射穿两层甲。在宋代,神臂弓威力极大,完颜宗弼曾把神臂弓和重斧相提并论,认为金军也应该仿制神臂弓。不过,到清朝时,神臂弓失传,无人能复原出来。神臂还可以指花荣臂力大,臂膊有如神助,不然很难射中高高的雁。
不过,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三是银枪手
多年前,在水浒卡片上看到花荣和徐宁并称“风流威猛二将”,还以为像兵器名或者必杀技一样,是一种发散。实际上,水浒原文中有说过这一点。
参差半露黄金甲,手执银丝铁杆枪。这员骁将乃是梁山泊小李广花荣。两势下都是风流威猛二将。——《水浒传》
另外,书中也说过“花荣与徐宁是一副一正:金枪手,银枪手”。
这是因为,花荣的兵器是银枪,他手下也是一支银枪队,跟徐宁的金枪,以及金枪队加起来,颇为壮观。花荣曾经靠这支银枪,与秦明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武艺之高。
众所周知,梁山好汉大排名之后,宋江给每个人都定了职位。其中,花荣是八骠骑之首。宋江把花荣放在八骠骑第一位,可能也是为了镇住其他七位骠骑,毕竟五虎将名额有限,而杨志等人也有实力竞争一下五虎将。
但是,把花荣放在八骠骑之首,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总之,花荣不但武艺高,箭术高,颜值高,而且对宋江的忠心、义气也很高。作为八骠骑之首,无论哪方面,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水浒名将花荣为何人称小李广?或藏一个悲情故事!

水浒中善于射箭的高手,算起来并不乏人,比如杨志、项元镇、庞万春等,都有过精彩的表现。但要论水浒第一神射手,则非花荣莫属。花荣是水浒中作者着墨较多的好汉之一,精彩事迹颇多,读者早已耳熟能详。而花荣绰号“小李广”,正是以汉朝名将李广自比。吴用曾称赞花荣道:“休言将军比李广,便是养由基也不及神手!真乃是山寨有幸!”其实我们如果将李广、花荣二人做个对比,不难发现,二人不仅都是箭术高手,人生际遇也很是相似,我们不妨拿二人来做个对比。

一、将门之后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但凡综合评价一个人,都离不开这个人的出身,而李广、花荣二人的出身可谓是“根红苗正”了,均为将门之后。据《汉书卷五十四》记载:【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广世世受射。】可知李广乃是秦朝名将李信之后,且家族世代擅射。而《水浒传》中花荣的赞诗也有“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的描写,可知花荣也是将门之后,只是小说中没有明确提及其祖先。此外说句题外话,在陈忱的水浒续书《水浒后传》中,花荣有一子名花逢春,曾在海上一箭射中鲸鱼眼睛,李俊因此称赞道:”花公子这神箭真是家传!知寨初到梁山泊,见一群雁飞鸣而来,知寨一箭贯了两只,晁天王和众人无不惊异,可见将门有种。”由此观之,花荣父子的箭法也可算作家传的了。

二、神箭无双

作为一名神箭手,李广和花荣的箭术都是当世无人能出其右的。李广一生中依靠箭法扬威的事迹很多,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精准。《汉书》记载:【匈奴侵上郡,上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者数十骑从,见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大家都知道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能射雕者必然箭法超群,而李广一人面对三名匈奴射雕者,杀二擒一,足见其射术精湛。另一个是力度强。《汉书》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李广的弓箭在紧急时刻竟能中石没羽,劲道不言而喻。难怪史书称赞他:【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我们再来看一下花荣箭术在水浒中的表现,也称得上令人拍案叫绝。也可举两例,一是梁山射雁。文中写道:【花荣搭上箭,拽满弓,觑得亲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果然正中雁行内第三只,直坠落山坡下。急叫军士取来看时,那枝箭正穿在雁头上。晁盖和众头领看了,尽皆骇然,都称花荣做神臂将军。】另一个是箭分双戟。文中写道:【花荣一步步趱马向前看时,只见那两个壮士斗到间深里,这两枝戟上,一枝是金钱豹子尾,一枝是金钱五色,却搅做一团,上面绒条结住了,那里分拆得开。花荣在马上看见了,便把马带住,左手去飞鱼袋内取弓,右手向走兽壶中拔箭,搭上箭,拽满弓,觑着豹尾绒绦较亲处,飕的一箭,恰好正把绒绦射断。只见两枝画戟分开做两下,那二百余人一齐喝声釆。】花荣一箭既能直接射中空中雁头,也能精准分开缠住的豹尾,可见其箭法精准程度。明人张岱在《水浒牌四十八人赞》中给花荣的赞语是:“广射虎,荣射鸟,其至尔力中乃巧。”可谓是对二人箭法的精准概括。

三、威震敌胆

李广、花荣作为武将,当然免不了临阵对敌。有二人压阵,就犹如两个“狙击手”一般,经常令敌军为之胆寒,大壮己方声威。《汉书》记载:【已缚之上山,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广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有白马将出护兵。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百骑中,解鞍,纵马卧。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夜半,胡兵以为汉有伏军于傍欲夜取之,即引去。】此战李广在兵力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显示出了一位名将镇定自若的高超指挥素养,凭借计策和高超的箭法迷惑匈奴,使其不敢贸然进攻,最终退兵,可谓是将箭法和兵法有效结合的经典战例。

同样在水浒中,梁山受招安后奉命征讨田虎的盖州之战,敌将张翔释放暗箭射中孙立战马,激怒了花荣,花荣先是一箭射中敌将方琼面门,再一箭射透张翔后心。之后攻城时,敌将杨端想要报仇,在城楼放暗箭欲射死花荣,没想到射出的箭却被花荣接住反将杨端射死。此役花荣“神箭将军”之名威震敌军。征方腊时,方腊手下国师宝光如来邓元觉武艺高强,曾与鲁智深斗得不分胜负,最终仍被花荣一箭射死,极大地打击了南军的士气,花荣的表现不愧为“小李广”的称号。

四、英雄末路

李广、花荣这样的英雄,按理来说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即使马革裹尸也不枉英雄一世。但可悲的是,二人最终都选择了自杀的结局。《汉书》记载:【至莫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遂引刀自刭。】漠北之战中,李广随军出征,但却因为迷失了道路,未能参战。回国后李广获罪,不愿面对刀笔吏的审讯,愤愧自杀,结束了悲壮的一生。

无独有偶,在《水浒传》的最后一回写花荣的结局道:【吴用道:“我指望贤弟看见我死之后,葬我于此。你如何也行此义?”花荣道:“小弟寻思,宋兄长仁义难舍,恩念难忘。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累累相战,亦为好汉。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讨南征,建立功勋,今已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如今随仁兄衕死于黄泉,也留得个清名于世,尸必归坟矣。”吴用道:“贤弟,你听我说。我已单身,又无家眷,死却何妨。你今见有幼子娇妻,使其何依?”花荣道:“此事无妨,自有囊箧,足以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花荣在宋江死后,产生了伯牙绝弦之感,又担心重蹈宋江的覆辙,索性撒手人寰,留下清白在人间。

李广、花荣两位举世无双的神箭手,最终都落得了惨淡收场,让人唏嘘不已,但其忠勇为国的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正如王昌龄《出塞》所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英雄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