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粗细变化规律(行书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

网友提问:

行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是作者随心所欲变化,还是有固定的规律?

优质回答:

书写的最佳的状态是心手合一。点画的粗细浓淡、结构的正斜疏密,既有毛墨由多及少自然耗散的原因,也有书者笔墨章法技术取舍的成分,因此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同时也存在即兴发挥的偶然因素。

需要把握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也比较笼统,抱庸将其归纳为“三不”。

一是不要违心,不能刻意布设安插、矫揉造作。书法讲究自然真诚,墨随缘生,情到笔到。粗细疏密的变化,不是数着字数去隔三差五,也不是故意“显山露水”地去描字画字,否则就会损减天性、失于自然。

二是不可遏势,不能孤立突兀,阻滞割断行书的自然流畅。古人一笔通常写5―9字,这中间墨量墨色是依次递减的,再加上笔法着力与点画形状耗墨的不同,自然而然呈现出浓淡粗细枯润滑糙的丰富变法,从而形成行云流水的状态。“来势不可挡,去势不可遏”,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截然陡顿,阻滞了书法的气脉顺畅。

三是不宜逾度,点画大小、墨色浓淡、结构疏密的对比变化不能随心所欲,是有度有底线的。古人碑帖里也常见一些“鹤立鸡群”的字,但只是在字幅上稍有出入,一般不会数倍于它字。今日许多“江湖书法”,为增加作品的动感变化,有的大字数倍甚至十倍于它字,这显然是有违和谐的。

“书画同源”往深处挖根源,书还是书,画即是画,如果将其理解为书法就是画字,只要“美观”,像绘画一样搞也未尝不可,那就大错特错了。行书的变化,始觉脱不得笔墨章法,功夫主要还是在笔法章法上。

抱庸浅谈。

其他网友回答

在学习书法和书写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状况,也就是说,很多书法作品,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有些笔画写的是非常细嫩的,而有些笔画是显得非常粗壮的,那么这样的笔画到底是出自于书法家个人的风格安排,还是有必然的一个规律呢?

我认为之所以会造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某些书法家在一个字中,笔画会有不同的粗细变化,这是因为它的书写风格让他变成这个样子的,并不是有固定特殊的规律。

我们可以以楷体书法作为例子来,详细的说明这个问题。

在楷体书法中,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是有着鲜明的对比的,欧阳询的书法就是在在一个字中笔画的粗细大小是基本上一致的,没有特别大的对比,或者说起伏变化,但是在颜真卿的书法中,对于一个字的笔画安排,粗细变化,就非常的大。

比如说在颜体中,一般而言,横向的笔,它就非常的细,而在竖向的笔画中,这些笔画相应的来说,就书写的较为粗。

而之所以会造成书写书法过程中,呈现出这样的两种不同的笔画形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信奉的书法美学以及书法审美形态有非常多不一样的地方,欧阳询遵循的是二王一派的书法风格,所以他的书法就体现出了二王中正秀美的一面。

但是,颜真卿不同。颜真卿除了继承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之外,他还加入了许多北魏石刻、摩崖拓片等碑学书法的风格,体现出较为宽广的视野,所以在他的书法中,篆书碑石书法的特征就显得非常明显。

在书法中,一些笔画的粗细变化往往是由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所决定的,唐代的孙过庭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中就非常详细的阐述了这一个问题,他说到笔划的时候,就曾经打过这样的一个比喻,重若崩云,轻如蝉翼。

所谓重若崩云,就是说这个笔画如果写得非常的厚重,那么就会像天上那些将要下雨的时候乌云,而如果这个笔画显得非常的轻盈,那么它就会像那些昆虫身上薄薄的翅膀一样。

而在一个字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轻重变化,实际上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非常具有张力和对比力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我们的书法书写产生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个状态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决定书法中笔画的粗细度这一个因素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书法家个人的书法审美追求,他对书法审美的一个看法,或者说总的观念,会影响到他在书法上的表现。

如果我们从书法风格的差异以及书法表现形式这两个不同的侧面来看,笔画粗细的变化,以及他们笔画的对比程度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种不同的书法类型和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风格,一般来说,碑学书法的一个笔画粗细度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对比度不是很高,而帖学的笔画一般是非常细的,但是他们笔画的粗细对比度却非常的高。

在帖学这一个书法大类里面,颜真卿和王羲之他们开创了不同书法身美风格,对于笔画粗细度的要求会有不同的表现,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二王一派的书法审美风格,他们的笔画是较为细的,而欧阳询就是追随二王一脉的书法风格的代表人物,而颜真卿则是处于二王书法审美风格相对立的一方面,开创了笔画较为粗犷,风格较为浑厚,气势较为磅礴的一种书法审美风格,那么它的笔画就是非常的粗壮。

其他网友回答

笔画的粗细是由提与按两种动作,产生的轻重不同的书写效果。

粗细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

1、笔画多的字一般稍细,笔画少的字一般略重。

如王铎巜忆过中条山语轴》中,“中条”二字,一重一轻。

2、一个字中,笔画茂密、交叉较多处,用笔略重。

如上面王铎作品中的“憶”字,“忄”和“心”略重,“意”较轻。

3、一件作品中,出现大面积较重笔画时,以几笔轻细的笔画穿插,以形成“透气”。

如王铎草书轴局部。

4、一般而言,字的主笔等实处用笔稍重,笔画连接处、转折处等虚处用笔略轻。

书法线条的粗细是轻对而言的,不必刻意追求。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并不表示艺术性不强。

比如王羲之的线条,粗细变化就没有王献之强烈,但它的不徐不疾,更表现出其悠闲逸散。

又如八大山人的书法,线条类似硬笔,粗细几无变化,但正因如此,表现出八大内心的宁静和无欲无求。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书法!书法不是没有法度的,从古到今,无论是哪位书家字体,不论是楷书、行书、草书,还是篆书、隶书,它们的章法和书写结构都是有规律的,该提笔的时候就不能拖笔,该顿挫的时候就不得提笔行走,随心所欲也讲究不越雷池,特别是在写行草书时粗细变化、留白、牵丝确实非常重要,写字就是写“心“,所以说书法还是有法可循的!书法,它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美丽世界,让人书写”心”声,乃我们书法爱好者人生之一大快事也……!!个人拙见,望亲们不吝赐教!己亥桃月尙旾於武汉

其他网友回答

笔画粗细变化很大,是书法艺术笔法的固定规律。

为什么这样说?很简单,因为书法不是用硬笔写,是用毛笔写。毛笔是圆锥体笔头,如果会用笔,能写出各种粗细不同的笔画,这才符合书法用笔的固定规律。如果用毛笔写不出笔画的粗细变化,那就不要用毛笔了,用硬笔书写更方便。

这就是书法艺术和实用书写的区别规律之一,书法和书写的区别规律共有四种表现,还有三种分别是大小、长短、疏密变化。这四种变化是书法艺术笔法的具体表现,也是区别书法和书写的根本规律,即书法秘诀,在这里公开了。有兴趣者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