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不是村二龙不是乡——南召县小店乡脱贫攻坚普查见闻文

小店不是村二龙不是乡——南召县小店乡脱贫攻坚普查见闻
刘俊杰
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幸参加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组深入到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南召县,分派到小店对全乡15个行政村、173个村民小组、1526个贫困家庭的4262位贫困人口进行详细的普查登记工作。我县普查员选拨工作通过层层把关筛选后,经过了集中培训、分组讨论、逐项提问、模拟入户普查、考核合格后全县组成了一个由副县长带队的普查组,前往南召县进行工作。本次的普查工作由上级领导统一部署实施,主要是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对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等情况做详细的脱贫普查工作。
有缘的是镇平县的小店也是我们帮扶的村,更巧合的是南召县小店乡还有个与镇平相符的二龙村,真是有缘自有聚会时,初识印象很好,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二十多天的工作经历,与前年来南召所见所闻对比,明显是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天蓝山青水秀,清澈见底鱼游蛙鸣;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的壮美图景。众普查员感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南召扶贫人敢于挑战的吃苦精神,把扶贫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让老百姓满意、让贫困户高兴,给党和政府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也是每个扶贫人应该做到的。小店乡人民的纯朴厚德、热情好客给普查员留下难忘的印象。人大主席张国奇:扶贫团队的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队伍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小店乡党委政府慧眼识珠,调派务实能干的乡人大张国奇主席来主抓全乡扶贫工作。受命后,张主席深知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是队伍的领头人与主心骨。领头雁号召力如何,直接决定着雁群的飞行方向和终极归宿。所以这位有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人大主席,虽已过而立,但凭着满腔热血,上任后面对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捋清思路,开拓创新,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首先配备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有专业知识的扶贫办主任、信息员,在15个行政村聘任了专职扶贫信息员,从组织上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展开;其次摸清底子抓重点,全乡1526家贫困户张主席如数家珍,特别是23个有信访苗头的贫困户张主席更是经常到户过问看望谈心,安抚贫困户心情,化解上访因素;另外在执行扶贫政策方面做到不偏不依,心里正、水放平,开展“七改一增”活动时讲究策略;还有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方面,张主席带领团队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来开展工作。因此,小店乡扶贫工作一直处于全县先进行列,受到县领导的多次表扬。和张主席相处的日子里,他总是说:我不但为小店乡党委政府负责,更要对得起小店乡的父老乡亲。可敬可赞的张主席,工作中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龙村:稳中求进真脱贫
二龙村地处深山,距乡政府20公里,这里原始植被保护完好,是南阳市有名的天然氧吧。绵延起伏的伏牛山穿村而过,柏油路已实现南通南阳、北接鲁山,村村通公交的到来,更是山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二龙村历史悠久,巍峨的伏牛山和蜿蜒曲折的鸭河发源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美丽的传说。现全村共有1174人,11平方公里有340户分布在40个自然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家,140人,其中未脱贫4户11人。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支部书记魏玉春、扶贫责任组长刘丽思路清晰、树大局意识,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中步步把关。龙脖组符某停在云阳镇有住房,通过城里的亲戚关系找到刘丽家里,申请贫困户,刘丽了解情况后,直言拒绝了该户的不合理要求。2013年当时登记贫困户为75户,刘丽和村支部书记魏玉春严把关、细识别、以政策为标尺、以事实为依据,对24户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排除多种干扰一律踢出,为此魏玉春经常收到威胁信和电话骚扰。然而有着多年党龄的支部书记魏玉春同志告诉我们: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守住底线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党的扶贫政策不偏不倚的全部贯彻落实给老百姓。是的,务实肯干的责任组长刘丽和村支部正带领着二龙村走向辉煌!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村没有出现一例扶贫方面的信访、人访案件,各项工作也平稳扎实推进。在落实扶贫政策和实施“七改一增”活动方面,刘丽和村“两委”人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把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做为重中之重。结合村实际制定了以种植辛夷、种植玉兰、种植香菇木耳、养植家庭盆景花卉的“三种一养”模式。目前全村种植的辛夷共有5500多亩、玉兰31多万棵、香菇51余万袋、优质盆景15000多盆。在农业生产发展达到顶峰的同时,又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各项劳动技能培训,刘丽与人力资源公司多方联系,介绍适宜的工作岗位。现有贫困人口53人在县内务工,月收入都在三千元以上,有35人去县外务工,月收入达四千元以上。就这样稳中求进,让贫困户一步步勤劳致富,光荣脱贫。贫困发生率也由2017的7.06%也降至2019年的1.18%。针对未脱贫的4户,村积极引导再就业再发展。未来的二龙村在小店乡党委、政府的正确英明领导下,村党支部守望初心,砥砺奋进,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视为使命和任务来完成。同时二龙村的旅游业、稀有金属、钙石、风电等资源前景广阔,全村群众期待有志之士到美丽的二龙投资合作、发展共赢! 张振生:三谢共产党
杨树坪村纸坊沟组五保贫困户张振生老人,今年七十岁,自幼家境贫困患耳聋残疾,加之兄弟姐妹多,高小毕业后,几十年了坚持自学中医,免费为附近百姓开方诊病,平时喜欢练习书法,以前过年时自备笔墨为四邻书写对联,深受四方群众爱戴。而身为老大哥,义不容辞的照护弟弟们成家立业,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无怨无悔付出的他如今孜然一身享受到党的扶贫优惠政策。吃喝、住房、就医不愁,乐融融的生活悠然自得。老人家喜欢干净整洁,在自编的竹篱笆小院内,小草花儿生机蓬勃,扶贫房子门框上自己写的对联引人注目:一带一路小康路、十全十美生活美,横批:小康生活。屋内正墙上挂着毛主席、习主席照片更是让我们由衷的肃然起敬。当我们问到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有啥变化时,他高兴的说:“比以前的生活就是天翻地覆,赵鹏(帮扶责任人、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对我像闺女一样关心俺。”听说我们到来,激动的连夜编写了板报“三感谢”,拉着我们说:“黑板太小,只能写下三个感谢,但心里对党和政府感谢的话永远说不完。”杨丰香:十八年无怨无悔付出,只为一个生命的延续
杨庄村拐后组五保户狄金巧,这个只有18岁的女孩子能成为五保贫困户,还有一段故事呢。18年前,杨庄村拐后组狄丰朝、杨丰香夫妇去湖北襄樊看病。在火车站,遇见丢在广场的旁边的小金巧,患脑血栓未治愈的杨丰香,把小金巧抱到附近的派出所,派出所民警履行完手续后说:“丰香大姐,你看我们也不会喂养孩子,不如你先把孩子抱回去先养着,等我们联系到父母了,再去找你们吧”。在派出所大哭不止的小金巧只要看见杨丰香夫妇,就不哭了。就这样,杨丰香夫妇把小金巧抱回家,回来后夫妇俩倾尽所有抚养金巧,四处求医问诊终究无可救药,帮扶单位县中医院医生郭春良医生也经常看望,而身患唐氏综合征的小金巧众医生也无力回天。家人反对,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又多了一份负担,杨丰香儿媳也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但丰香大姐忍辱负重无怨无悔的照顾小金巧,现在孙子们和小金巧像亲姑姑一样和谐相处。自精准扶贫确定为“五保”贫困户以来,金巧所享受补助的各种经济款项,全部存在帐上,心存大爱的丰香大姐告诉我们,等金巧到了适婚年龄,寻一好人家,这些年党和政府所发的钱,全部陪嫁给她。我们百年以后,也算对金巧有个交待。有人说,养儿养女不是为防老,更不是为传宗接代,而孩子是一个生命,是生命都需尊重和关爱呵护!这点丰香大姐做到了,为了一个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生命舍弃了很多,而并没有得到什么。而事实上在大灾大难面前,有很多人甚至会为了救别人的孩子而失去生命。如果非要问要抚养一个生命是为了什么?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人类作为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付出一种大爱的本能行为!大爱无疆,爱无言,爱是付出,爱是一个家庭通向幸福的阳光大道!在此祝福丰香大姐一家幸福快乐!任财政: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幸福日子靠劳动创造
建坪村河南组任财政,今年30岁,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无音信。失去父母的小财政靠单身的伯父抚养长大,13岁就外出打工,因年龄小无处安身,在保定市被一家好心饭店收留,管吃管住,每天给10元的零花钱,善良有孝心的财政还要给家里伯父寄钱。多年来,四处打工,下煤窑、挖矿石、并学习钻工技术,受尽苦难。但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磨难不但没有压垮任财政,而是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2016年春,他上山挖杜鹃盆景时不慎掉下山沟,左大腿摔骨折,住院就缝60多针,但他咬牙坚持下来了,他知道了人生本来就充满着苦难,面对苦难不是逃避,而是对抗它、打败它。多年四处打工经历,练就了他的成熟稳重、踏实肯干、不等不靠的吃苦精神。他总结出战胜苦难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17岁那年在成都打工时认识了勤劳善良的西昌市女孩周琼并结婚。现在夫唱妇随,养育三个孩子。在家里种辛夷树、广玉兰三千多棵,加入了村农民合作社,获得到户增收支持,享受产业指导培育,辛夷药材村里也积极联系商家,每年销售收入万余元。经他精心培育、养植的盆景在网上出售,价格低,免费送货,每年收入2万余元。平时农闲,任财政外出打工,凭借着会钻工技术,月收入达7千余元。2019年夏天全家搬住在扶贫集中安置房,幸福日子真是唱着过。见我们到来,连连感谢说:“没有扶贫好政策,就没有我任财政的今天,万分感谢共产党!”任财政坚持劳动创造幸福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不已。正如先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是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立志。财政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人不怕穷,只要肯干,幸福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朱付才:侍妻育子两不误,致富路上感党恩
建坪村鹁鸽崖组朱付才自妻子高海文患糖尿病多重并发症以后,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均在校。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一家之主的朱付才一度因压力较大,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乡、村扶贫干部及时了解情况,精准识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帮扶责任人陈雷多次上门促膝谈心,捋清思路谋发展。朱付才面对卧床的妻子不放弃,温柔以待给妻子端屎接尿、喂饭灌茶、按时服药、修脚剪头、洗澡按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高尚品质。在安置好妻子的同时,朱付才深知,再苦再贫不能耽误孩子们读书,经常要求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朱和上初中的女儿一定专心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儿子朱广鑫和女儿朱淼也自加压力不负众望分别考上郑州、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俩孩子告诉帮扶责任人,等毕业了,一定回家乡创业,回报政府,帮助乡邻。天道酬勤,自强拼搏才能有出路,幸福都是靠奋斗才会有的。朱付才在帮扶责任人的引导下不等不靠不要,多次参加县乡村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认真学习辛夷、玉兰、食用菌种植、养植技术,抽空外出请教有实际经验的师傅们,通过两年的勤劳苦干,现在种的辛夷、玉兰、养植的食用菌已初见成效,年收入近三万余元,申请到的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又及时投入到农业生产项目上。在经营农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后,他没有停止不前,信心百倍的朱付才又利用会汽车驾驶技术,申请获得信贷资金购买了二手大翻斗车,为邻居们盖房拉料,由于价格底,又诚信经营,年收入达六万余元,现在朱付才又购置了私家车,翻修了家里的房子,添置了家具,衣食住行就医不愁有保障,还有余款,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靠勤劳已成功脱贫。妻子的糖尿病经过多次医治也有所好转,朱付才告诉我们:我们家就是靠扶贫好政策才能过到今天的,共产党对我们家的恩情我们世代都不会忘记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环境中所经历产生的情感也将最终汇入人生前行的积淀中!这个炎热的夏季,而地处深山的南召县气温本来就比镇平的要低些,同时南召的青山绿水、枝繁叶茂也更能乘凉,尤为关键的是与可亲、可爱、可敬的小店人相处如沐春风。同时,普查组成员在互相学习、配合默契的日子里,也难舍难分。正如有位哲人说的: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追求的;当我们说出再见的时候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二十多天的同甘共苦,收获满满正能量;带着南召县宝贵的扶贫经验;带着小店乡人民深深的祝福,我们已经说再见了。此刻想到了巴金先生说的话:“我盼望着,等待着同他们再见。”
作者简介:刘俊杰,男,涅阳街道办事处干部。喜爱骑行、旅游。珍惜身边每个人,闲暇之余喜欢用笔记录生活点滴,偶有作品见诸报刋。
【涅阳文学】刘俊杰:随 笔
【涅阳文学】刘俊杰:临时的证明 永久的记忆
【涅阳文学】刘俊杰:石头村骑行记
【涅阳文学】刘俊杰:疫情让我认识您,我们愿一路同行
【涅阳文学】刘俊杰:“疫”风而上——这群年轻的孩子们
【涅阳文学】刘俊杰:小北顶原本不是“顶”
总 编:孙宗信曹向辉副 主 编:李华凌 张瑞敏执行主编:裴雪杰小 微审 核:周鹏桢 曹向辉编 委:陈志国 李信昌牛永华 杨朝惠 王东照 郭成志 李浩雨涅阳三水 徐志果 马龙珠来稿要求: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投稿信箱:279169517@qq.com 微信号:lanxinhi88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