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秦赋》评分下跌?(大秦赋评分越来越低)

网友提问:

现在《大秦赋》越来越走下坡路,评分远远不及前三部,是什么原因?

优质回答:

几天前,观 《大秦赋》在豆瓣上的评分,还徘徊在 “7.2-7.4 “左右

昨晚,“高能”了三集

嬴政 终于 加冠,嫪毐 终于 被清除,赵高 也 出场了

可是,这三集的“高能”,着实让人看得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有种智商受到冒犯的无语之感

以为,身在雍城 运筹全局的 政儿,拿下嫪毐肯定 如 吃鸡 一般简单,

哪知竟是

莫名其妙的剧情

平叛嫪毐这段

其他网友已经做了超详尽的解析:

什么 掌管几万兵士的骊山大营主将 秦武 就这么被换掉了 ?

什么 李斯知晓全局 竟对留守咸阳的家人未做任何防患举措 ?

什么 嬴政留下扶苏与冬儿 就是为了凑够一整集的追杀扶苏的拖拉剧情 ?

等等

来豆瓣上搜索近期的国产剧

按热度排序

大秦帝国系列前三部,都排在其列

若不是大秦赋的播出

前三部也不会再次引起这么大的讨论热度

随着大秦帝国系列终篇的播出,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讨论学习战国末期的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大事的现象

从这一点来看

大秦赋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可跟前三部相较,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而沉淀下来的东西

才可被称作经典

近日,又在b站重温了一遍 《纵横》

越发有感,有些剧

虽已有年代、又制作有限、甚至当年的主演、配角们也不是什么站在几线几线的当红者

或许还有许多瑕疵(纵横里被诟病最大的就是那个BGM了)

可是

它就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温

前几日在《国家宝藏》里又见富大龙老师演讲了那句: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心情激动啊~

第一次评论大秦赋剧情原文:

12.12 晚,1.5倍速观剧,看了最近更新的37-39集。

除却“男主年龄梗”、“赵姬跳戏”、“浪迹天涯梗”、“配角戏太多,还难看”等被观众吐槽较多的点。

这部大秦帝国系列完结篇的“剧情”较于前三部,真的有较大的差距。

剧情已近半,政儿还未亲政。

天下一统遥遥无期。

这三集的网友弹幕评论里出现最多的几句是:什么时候发现奸情?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除嫪毐?

是呀,安排那么多场赵姬、嫪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画面

还有那么多次,政儿即将发现2个私生子的存在,最终又被糊弄转移视线的戏

该不会真的是为了后面始皇的诞生才凹出这一系列的 成长必备“素材”?

哎,好难。

这都最后一部了,我只是想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执敲扑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命蒙恬北却匈奴”!

这一等,40集了,嫪毐还在乱秦,秦王还没有亲政。

不过,剧中大部分演员的表演都是在线且能感动到观众的。

就像辛柏青老师饰演的异人。

辛老师这个角色戏份虽不多,但是截止到现在 几个催泪高能的片段,真的有被辛老师打动到。

《大秦赋》的缺点虽明显(部分角色不符、剧情主次不分、一些让人发笑的台词 等)

可它的优点也同样闪光,叫人忍不住想狠狠地夸。(这部的服化道真的是四部里最好的、战争场面终于像是国与国之间在打仗了等)

今天看了下豆瓣,截止目前,大秦帝国系列 四部 的评分:

前三部都保持在9分以上,终结篇开篇8分以上,如今已经掉到及格线左右。

个人最喜前两部 裂变和纵横。

尤其是纵横里富大龙老师饰演的嬴驷(驷儿)和 吕秀才饰演的张仪(张子)

经典作品,值得反复观看。

至今仍有印象,嬴驷刚继位时说的那句:如今天下,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优秀演员不仅能从形、台、体上与角色融为一体,现场收音的台词更是更能吸引观众,时刻关注剧情走向。

其他网友回答

每天都在看这电视剧!前面几集都不错,但自从庄襄王死了,赢政即位剧情就开始拖拉了,明白编剧导演是想让观众体会到秦始皇亲政的艰难,但也不用如此大的篇幅来描写嫪毐赵姬这点破事吧,按照剧中的说法,秦王放任嫪毐是为了拉吕不韦下水。这我也没看懂高明在哪里呀,有宗室支持、军队支持、华阳太后支持,吕不韦能怎样?在第一次加冠的时间就可以强势加冠了的!其二最新一集秦王和李斯打算收网,早就知道嫪毐要搞事,手下这些人早就通气了,一个上将军居然就被嫪毐手下拿住了,又去求援王翦,留下自己儿子和冬儿在王宫,赢奚这些人势单力薄的抵抗,这是什么破网?一头鲸鱼都能钻出去吧

其他网友回答

审美疲劳,反复的用秦朝为题材,加些乱七八糟的情节烘托气氛。加上演员选择让四十岁的人少年嬴政合适?

其他网友回答

主次不分,秦朝主要功劳不就是大一统么,结果变成了宫斗剧,就算涉及到到嫪毐你也没必要十几集讲吧。。。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剧是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创作,历史剧作为文化文艺作品其中之一项重要作用就是向广大观众普及历史常识,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之上在不改变历史脉络之上,加入创作者主观人文意识对文艺作品人物情节的构造和细部解读,从而“精雕细刻”,不断打磨达到“精益求精”的时代“经典”。说到底“所托非人”,如果有像张黎、胡玫、刘和平、二月河等导演编剧创作者“十年磨一剑”的“沉心潜意”专注搞创作,也许这个时代文艺界也将“硕果累累”(借鉴1990-2005年代时期的中国大陆影视作品创作风格和相应创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