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打仗为什么那么差(意大利人打仗不行)

网友提问:

意大利人自己如何看待“意大利打仗极弱”的流言?

优质回答:

曾经和意大利学生、老师和咖啡馆群众聊过这个问题,总的来说当意大利人听到我描述“意大利军队二战表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热情进一步给我解释,反而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我们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

“意大利打仗极弱”的说法一般是网上流传的各种二战期间意大利如何坑盟友小段子的合集。就历史而言,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的确无法和欧洲其他大国相提并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意大利整体的军事工业实力薄弱,并且战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动员,各项战备工作都严重滞后。再强大的拳击手,饿着肚子上场也撑不了多久。

当然,意大利在二战战场上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在北非战场,正是由于有意大利海军和陆军补给部队的支持,沙漠之狐隆美尔才能在战役前期摧枯拉朽。无独有偶,同样在北非战场,意大利“阿里埃特”装甲师在阻击英国精锐第七装甲师时,表现出杰出而专业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最终成功把英军阻击在交通要塞古比井之外。最令人称道的是1942年12月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在苏联包围下,成功撕开缺口,返回本土的战例,虽然最终整个集团军只剩下不足五千人。

除了国家实力不足的客观原因外,意大利军队打仗弱也有主观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意大利历史所造就的独特国民性格。当我们回溯意大利历史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它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但事实上这也是意大利历史的顶点。

意大利半岛的近代史是由日耳曼人、西班牙人等外族的殖民者所写就的,而意大利1871年统一之前一直处于多个国家并存的分裂状态,并且版图变迁频繁。这样一种政治生态造就了意大利民众独特的民族性格,那就是缺少高度的政治忠诚感和国家意识,民众大多追求个人与家庭生活的自由与安乐,厌恶权威对个人的支配。所以说当墨索里尼匆匆动员意大利人民发动战争,无论他鼓吹的美好生活蓝图如何诱人,一旦战局不利,这些意大利军人都会扔下步枪,回归自己的葡萄酒空心粉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长期城邦制历史造成的国民性格问题。意大利城邦间战争就是为了谈判搞搞铺垫,意大利人历史悠久老于世故,相比真刀真枪的流血牺牲,他们更喜欢靠协商解决问题,何况城邦间长久以来根本也没什么像样的战争,意大利的环境造就了意大利人的不善战。同样的意大利人,在南美起家的红衫军经历了动荡环境的磨砺,回到欧洲打起游击战来就机智又勇敢,以寡敌众大胜是常态,可见不是意大利人的问题,而是意大利地区社会文化大环境的问题。即便有能打仗的人也会被淹没在玩弄政治权术的口水仗中。

其他网友回答

我历史学得不好,偶尔看过意大利的一些资料,在此班门弄斧、抛砖引玉。

意大利在拜占庭时期还是挺牛B的,四艘战舰穿梭于敌人的几十艘战舰竟毫发无损。意大利的地理位置极佳,利于国际贸易和对外扩张。底子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也在欧洲最早。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文艺创始人达芬奇都出生在意大利。达芬奇有多牛?他的科学不是他的强项,也让其他人望尘莫及,不但会制造枪、子弹、大炮、坦克(说错了,不是制造,是发明),甚至预言了原子弹的爆炸。

福兮祸之所伏,意大利的过于强大导致无人敢惹,和中国封建时期的天朝上国如出一辙,统治阶层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开始饱暖思淫欲。淫欲之国,必然仗着国家机器,严格管控人民。对外则不思进取,以稳为重。尽管出现了伽利略、达芬奇这样的旷世奇才,但腐朽的统治者却热衷于扼杀文明。一无所能、只会虚张声势的教会掌握了国家权力。不但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广场,伽利略、达芬奇也被排挤到别的国家。

罗马教会的倒行逆施,直接导致意大利的工业文明停滞不前,被法、德、英等国迅速赶上,又将其远远抛在后面。意大利正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歌舞升平的时候,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打响,意大利的真实国力终于得到了客观的检验。正如慈禧太后由一开始向八国宣战的豪气冲天,到后来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类似,意大利一开始豪情宣战,之后则处处打酱油,墙头草随风倒了。

可悲的是,意大利至今仍未清醒,可能它觉得自己在二战中是战胜国吧,忘记了自己的实际表现了。以致始终发展迟缓,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几乎被完全地边缘化了。

其他网友回答

你们在这嘲笑人意大利人打仗弱,拖后腿、菜鸡。打埃塞俄比亚那土著军队都那么吃力。

打希腊反让人反推。战场上不是奋战而是整建制投降。一点没有尚武之风。

其实你错了,意大利人挺尚武的,据网上统计,意大利是一个极其热爱打架的民族。经常就在街上干起来了。

当然跟他们浪漫有关系。碰到个喜欢女的不管人男朋友在不在跟前就敢跑过去求爱。不干你干谁。

但是偏偏打仗很菜鸡,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打仗和打架一字之差,还就不是一回事。